2017年,
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市经济的第一大产业,这是盐城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通过第三产业的视角,重点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现状,研究分析第三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对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建议对策。
一、我市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初期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变化遵循着由农业和工业之间的转化,演变为工业和服务业之间转化的规律,在此过程中,一产比重快速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最终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变化的演变规律。
1、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市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24.4:17.2,是以农业为主的“一二三”产业结构。1995年,三次产业占比为36.9:38.1:25.0,形成“二一三”的产业结构。2000年,第三产业又超过农业,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随着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17年,我市产业结构发展为11.1:44.4:44.5,实现了“三二一”的转变。
2、从产业增速看,第三产业保持较快速度。工业化初期,我市二三产业同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二、三产业增速处于胶着状态,1995年第二产业最高达27.7%。进入工业化中期,特别是我市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第二产业增速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则继续保持着较快增长。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速达10.1%,分别高于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3.3、7.4、5.3个百分点。
3、从投资领域看,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在工业化初期,我市提出“以工兴市”的发展战略,第二产业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占了很大的比重,最高年份达68.9%。随着工业化中后期的推进,第三产业投资比重逐步上升。2017年,全市服务业投资增速15.9%,全省第二,分别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5.7个和9.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1.8%,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61.8%,比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
4、从贡献份额看,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从2017年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4.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32.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首次突破60%,达63.2%,较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比一产、二产贡献率分别高58.7和30.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成为三次产业中贡献最大的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5、从就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比重稳居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调整,从业人员从第一产业大量转向二产和三产,在2012年实现了“三二一”的就业结构。2009年,我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首次跃居第一,成为全市吸纳就业的最大产业,此后这一比重继续逐步提高。到2017年,全市第三产业吸纳从业人员177.4万人,比上年净增1.4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2%。
二、我市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还不稳固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规模扩张的同时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但我市产业结构刚刚跨入“三二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仍存不少短板,面临的挑战依然突出。
1、从全省看,我市产业结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去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高于全省服务业增速1.9个百分点,但我市经济指标总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的水平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5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我市晚于全省两年。2016年,全省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2017年达50.3%,而我市只有44.5%,相差5.8个百分点。
2、从江北看,我市产业结构处于中游水平。省委娄书记要求我市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我们对江北8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2017年,淮安、徐州、南通、泰州、盐城五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前三位的淮安、徐州、南通分别高6.6、3.6、0.9个百分点。泰州与我市均为0.1个百分点,并列第四位,但其第三产业比重已达47.3%,比我市高2.8个百分点。
2017年江北八市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
单位:% |
地区
类别
|
南通 |
扬州 |
泰州 |
徐州 |
连云港 |
淮安 |
盐城 |
宿迁 |
第一产业 |
4.9 |
5.2 |
5.6 |
9.1 |
11.9 |
10 |
11.1 |
11.2 |
第二产业 |
47.1 |
48.9 |
47.2 |
43.6 |
44.7 |
41.7 |
44.4 |
48 |
第三产业 |
48 |
45.9 |
47.3 |
47.3 |
43.4 |
48.3 |
44.5 |
40.8 |
3、从县区看,我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这些年,县(市、区)陆续实现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盐都、响水和市开发区产业结构仍然是“二三一”。个别县(市、区)虽然已实现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由于经济总量小、第三产业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仍有回潮的可能。如滨海县随着港口开发进程的加快,工业重大项目的投产达效,工业经济将呈快速发展的势头,第二产业增加值近些年很可能再次超过第三产业。
4、从行业结构看,我市新兴行业比重较低。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支柱行业仍集中于传统服务业领域,新兴服务业份额仍然偏小,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行业结构有待优化。2017年,全市传统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及金融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3%;新兴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合计占第三产业比重仅为9.8%。
5、从产业比重看,我市第二产业仍有赶超的可能。我市第三产业比重去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但只高0.1个百分点,优势并不明显。去年我市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偏慢,再加上环境整治等,拖累了第二产业的比重。今后几年,随着汽车产业的恢复性增长,再加上德龙等工业企业的全面生产,东山精密等一大批新项目的投产达效,沿海港口开发进程的加速,第二产业仍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与第三产业的差距不会很快拉开。
三、积极推进“四个发展”建强第三产业
我市刚刚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后期,初步进入由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生产为主向消费为主、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
“服务化”新时代。对盐城而言,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多具体几个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服务业要坚持“四个发展”,在创新驱动中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在转型升级中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引领经济结构进入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
1、融合发展。产业结构仅仅做到“三二一”还不够,合理的产业结构应以比较发达的第二产业为支撑、第一产业为基础,为第三产业的日趋发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市三次产业较为均衡,这一产业结构有利于三次产业互相支持、良性互动,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也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特别是要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制造化双轮驱动。二是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2016年,全国、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均已超过50%,我市2017年仅为41.8%,差距较大。要让第三方物流、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大数据体系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等切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加强金融业与资信评级行业、科技研发与知识产权行业、技术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整合等,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三是加强三产与一产的融合。要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以新型农村服务供给体系为支撑,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相加和价值链提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帮助我市早日建成农业强市。
2、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市新兴服务业增速加快,但份额依然偏小,尤其是互联网相关服务产业、科技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规模偏小,服务业产业层次不高。一方面,积极突破新兴行业。要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软件产业向服务化、网络化、平台化转型,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体系。把握信息技术革命进入全面渗透和深度应用的新阶段新特点,围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传感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和产业化应用步伐。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行业,推动服务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网络强市战略,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另一方面,努力实现消费升级。目前,全市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基本接近高收入发达国家水平,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要拓展生活性服务业空间,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主线,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进一步健全具有盐城特色的生活服务体系。以城市转型为依托,集中布局各类服务功能区,在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中推进产城融合,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供载体。
3、品牌发展。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服务业品牌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服务的价值,密切与顾客的联系,赢得竞争的主动,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大力实施名企行动。我市领军型服务业企业较少,10亿元以上的仅6家,且多数是国有企业。要对30家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活动,坚持“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强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实施名区行动。认真开展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等级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示范物流园区,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服务业集聚区研发投入,努力形成研发投入增长机制,促进集聚区进位争先,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成为有较强竞争力和示范作用的服务业集聚区。三是大力实施名牌行动。积极支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壮大省著名商标和“江苏名牌”队伍,重点在现代物流、信息软件、商贸流通、高端金融、科技服务、服务外包、旅游休闲、房地产、文化传媒及公共服务业等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行业和领域,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创业驱动,精心培育打造一批“盐城服务”品牌。
4、开放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和引进更多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众多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繁荣局面。一是加快市场化步伐。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多样化主体发展的制度安排。全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深化“放管服”工作,进一步落实政策措施,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潮,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对社会资本、民营企业等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市政公用服务等服务业领域,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加快国际化步伐。把发展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中定位,抢抓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城市群、江苏沿海发展、中韩(盐城)产业园等重大战略机遇,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国内外行业龙头,引进有生命力的优势产业项目和有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及更大范围合作,鼓励优势骨干企业走出去,广泛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与合作,务实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三是加快产业化步伐。加快推进服务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化进程,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市场竞争业务进行拆分。促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外包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并行发展。